日期:2023/09/21
当前汽车产业正面临百年一遇的大变革?
幻实(主播):本期嘉宾是来自光庭信息智能网联汽车软件研究院副院长陈治先生,下面请陈总跟大家打个招呼。
陈治(嘉宾):大家好,我是光庭信息的陈治,我在汽车软件行业已经工作了20多年,涉及领域从导航软件到智能座舱,现在负责公司AI技术相关的应用。当前我们正在用Chat GPT大模型把AI带入汽车的软件研发,探讨变革汽车软件开发的模式。陈治(嘉宾):光庭信息成立于2002年,于2021年上市,至今已经历20多年的发展。简单来说,我们公司专注的是用软件定义汽车。我们的业务涵盖了上层应用的智能座舱、数字地图,中间层的基础软件,新能源方面的智能电控和智能驾驶,以及车云平台。我们以武汉为总部,在东京、上海、广州、南京、山东、重庆成立子公司,在北京、杭州、沈阳等多地成立分公司,目前我们正规划布局欧美市场。
当前汽车正面临百年一遇的大变革,汽车的“新四化”(电动化、网联化、数字化、智能化)每一块都和软件息息相关,所以汽车行业很关注汽车软件赛道。
幻实(主播):您刚刚提了一个词叫软件定义汽车,您20多年都在做这个方向,您认为从传统燃油时代到电动车行业,软件地位在哪些方面被拔高了?
陈治(嘉宾):在传统燃油时代,人们更侧重于汽车本身的机械性能。而在电动化、数字化时代,汽车的驾驶能力,即从a点到b点实际运载能力已经非常成熟,真正要做出差异化的,是其上层应用软件的智能化。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很快,汽车的驾驶体验在不断升级。中国车厂在这方面的探索是领先的,相较于欧、美、日在软件方面的投入,中国显然更加出色,甚至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引领汽车体验的创新和智能化的变革。从底层的芯片算力扩大,到中间层软件架构的搭建,再到上层应用软件的体验升级,整个行业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未来汽车一定会向个性化方向发展,想要做到千人千面的产品形态必须要靠软件实现。就像特斯拉的车可以不断地通过软件升级来实现新的功能。
幻实(主播):所以说汽车越来越像手机了,能分享一下你们公司是怎么切入赛道的吗?
陈治(嘉宾):我们进入这个赛道很自然。简而言之,我们的发展历程,是从导航走向座舱,从新能源底层的电机、电控到基础软件平台。我们一直伴随客户和产业一起成长。我们从2003年开始做车载导航,早期的导航只能解决驾驶指向引导的问题。在此之前,谈到车里电子设备,大家听过的只有收音机。有了导航之后,大家发现车内的“可玩性”越来越大,2014年后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车载的语音和智能化的体验都大大地提升。
幻实(主播):您从事的领域的竞争压力大吗?尤其你们要出口到国际市场,国外在这方面是否比我们更成熟?
陈治(嘉宾):在推动汽车数字化方面,光庭是一个先行者,我们在这个领域是一个头部的团队。我们知道中国的汽车行业非常卷,竞争压力较大。今年受到国内外的局势以及疫情、地缘冲突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消费市场低迷,整个中国的汽车行业也处于低谷,软件行业也受到波及。但我们看到它未来的发展空间仍然很大。软件在车里会越来越重要,我们认为未来中国的车厂会洗牌。如果市场从现在的百家争鸣慢慢演变成三国鼎立或者是一超多强的状态,汽车软件开发行业会更聚焦,竞争会更有序。
幻实(主播):这是一个发展过程,您对中国的汽车以及中国汽车的产业链出海的信心大吗?目前行情有点卷,请您给我们预判一下未来会怎么发展?
陈治(嘉宾):我认为从技术层面来看,中国的产品力在不断提升,我们出海的前景是比较广阔的。
国内的车企出海就会面临软件如何协同的问题。既然是软件定义汽车,你的车出海了,车的系统也要在海外国家提供服务,而这一块中国车企的能力比较弱,中国车企软件云平台全球化的服务能力现阶段都不强。这需要国际化的软件运营团队,我们要做的是全球的数据,而不仅仅只是服务中国。我们同日系车厂合作比较多,我们了解到他们在这一块的投入很大。
我刚提到了,虽然我们和国际的Tier1和海外的车厂有过合作,但在这一块,欧、美、日他们的经验比我们更丰富,毕竟我们才刚开始出海。所以我们也希望能快速地协助车厂一起补齐这块短板,让在中国研发的服务在国外提供全球化的平台。
像奇瑞、长城、上汽这些中国出口量排在头部的车企,他们也都面临着海外的本土化的问题,这比手机更难。因为汽车的法律法规要求更复杂,并且不同地区的法律法规、地域文化、应用场景、地图数据等都不一样,这些对汽车出海都是巨大的挑战。必须在2~3年内解决掉这些挑战,才能更好的服务国外的消费者。
幻实(主播):品牌服务的复杂度上升了,不像卖3C产品,相对好控制一些。